English

油画创作期待精品

1999-03-18 来源:光明日报 汪 清 我有话说

值此世纪之交,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,有口皆碑的辉煌创业,生动感人的善举与壮举正在层出不穷。作为反映经济基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精神产品之一的美术,亟待推出精品。油画是它的重要品种之一,自然不例外。

油画精品应该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,它们立意高远,精心设计,精心绘作,具备深邃的内涵,准确的造型,丰富的色彩,史诗般的神韵,富有永恒价值。要达到上述水准,驾驭者的素质、修养、情操自然是首要条件,但画家的精品意识、决心和毅力,也是成败的关键。中外名画家的经典油画作品如达芬奇的《蒙娜丽莎》、《最后的晚餐》是如此;毕加索的《格尔尼卡》也是如此;董希文的《开国大典》、罗中立的《父亲》等等无一例外。

当今油画精品的状况总的说来无疑是发展的、进步的,特别是油画队伍的发展壮大,老一辈名家自不待言,可喜的是一批中青年油画家活跃画坛,他们各有成就,有的颇具国内外影响。但让圈内人忧虑的是:当今油画缺乏反映伟大时代的划时代上乘之作。油画中能反映主旋律,贴近生活,堪称精品的,很少能见到。几年前的第八届全国美术大展,居然评选不出金、银、铜牌奖,不仅使评委们感到惶惑不安,整个美术界也一片哗然!

为什么会如此?问题并不难回答,因为精品是创作精品的人完成的,当今社会不少画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,经不起经济大潮的淘洗,“金钱第一”的思想作祟,走一条“急功近利”的创作道路,怎能获得精品?其具体表现:一是追时髦,赶浪头,无病呻吟,闭门造车,就事论事,完成任务,应景之作占据相当比例;二是在选材上回避重大主题,在设计上避开众多人物和场景,只考虑如何简便易行为前提,其后果是“只见树木、不见森林”,内容失之偏颇和单一;三是没有从艺术的高度看待作品价值,单纯从商品角度去看待暂时利益。他们错误地认为:与其用钢十年磨一剑,不如用铁一月制把刀,推崇“快餐文化”,不愿在深度上、时间上下功夫;四是沽名钓誉,不在作品上花力气,善在名誉上做文章,略有成就便不择手段自我包装呐喊,美其名曰“自我宣传”。结果“家”字泛滥,劣品泛滥,更有甚者,弄虚作假,招摇过市,或摹仿名家作品,或偷梁换柱,或将别人作品剪枝贴叶据为己有,使人见之似曾相识,这种恶劣行为者亦不乏其人。还有些人盲目崇洋,生搬硬套西方流派、风格,其作品使人感到中国人在画外国画,看不到有风格、有个性的好作品。

文化部与中国美协将在1999年国庆节期间举办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,这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全国美术大展,本届美术大展有无精品出现,特别是油画精品,我们在热切地等待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